首页 > 新闻 > 正文

发改委发布2008年农村基础设施发展报告

时间:2008-07-17 11:46

来源:国家发改委网站

  为了更好地宣传中央政府支农投资政策,全面反映近年来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成效和经验,同时继续指导地方有关部门做好支农投资项目管理工作,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了《农村基础设施发展报告(2008年)》。报告系统介绍了2003年以来中央政府的支农投资政策,结合正在实施的重大工程和重点建设项目,按照农业生产性基础设施、农村生活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农村社会发展基础设施四个大类,全面总结了近年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的主要成效,分析了农村基础设施的现状和问题,同时对2008年及今后一段时期的建设重点、目标等进行了展望,并介绍了有关投资项目的管理程序和要求。在报告的最后,还介绍了部分省区和典型县、市近年来开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情况、做法和经验。

  《报告》指出,近年来,按照中央关于把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建设的重点转向农村的要求,国家发展和改革委不断调整和优化中央固定资产投资结构,尽可能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的支持力度,2003-2007年,中央预算内和国债投资中用于农村建设的总量超过3000亿元,用于农村建设的投资占当年中央政府投资总规模的比重,由2003年的36%提高到2007年的约48%。与此同时,按照投资体制改革的要求,不断加强和改进投资项目管理,积极进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体制和机制创新,调动广大农民群众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农业生产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积极性。通过大规模的投入和建设,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稳步改善,农村经济社会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中西部特别是贫困地区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但从总体上看,农村基础设施依然比较滞后,不能满足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突出表现在农业生产基础设施依然薄弱、农民生产生活条件落后、农村社会事业欠账较多。

  《报告》认为,经过改革开放近30年的发展,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财政收入快速增长,已经具备了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物质基础;同时,城市经济实力和财力不断提升,基础设施建设有了很大改善,多元化投资的格局初步形成,也为进一步调整政府投资结构,加大对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创造了条件。2008年及今后一段时期,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还是放在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最重要的环节上,放在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最紧迫的方面。一是大力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继续实施大型商品粮基地、优质粮食产业工程、种养业良种工程、动物防疫体系等项目建设,扶持生猪、奶牛规模化养殖,促进粮食等主要农产品(000061,股吧)生产。大力抓好农田水利建设,加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大型灌区节水改造和中部排涝泵站建设的投入力度,着力提高灌溉水的利用效率。二是坚持以人为本,紧紧围绕广大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生活设施,加大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继续重点支持农村饮水安全、农村沼气、农村道路、农村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三是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农村卫生、农村文化基础设施等社会事业发展的支持。四是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建设。继续支持天然林资源保护、防护林体系、种苗工程建设,扎实推进京津风沙源治理、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建设、湿地保护和建设等工程,抓紧启动实施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青海湖流域生态保护和建设等重点工程。落实好退耕还林后续政策,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切实落实各项配套保障措施,解决好农民吃饭、烧柴、增收等当前生计和长远发展问题。

  《报告》强调,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必须遵循“统筹规划、循序渐进;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尊重民意、民办公助;整合投资、创新机制;加强领导、落实责任”的原则,确保取得实效。一是高度重视规划工作,发挥规划的统筹作用。编制规划要有前瞻性,以适应未来劳动力转移、城镇化发展和产业结构变化的趋势,同时又要从现实物质条件出发,防止过分超前、脱离实际,加强各有关专项建设规划的相互衔接。二是要增加政府投入,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要顺应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变化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不断增加中央固定资产投资的规模,逐步形成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长期稳定的资金来源。同时高度重视并切实解决各种政府支农投资协调整合问题。三是尊重农民意愿,调动农民改善自身生产生活条件的积极性。要发挥政府投资的带动作用,通过以奖代补、项目补助等方式,引导农民对直接收益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工投劳,严格区分对基础设施建设投工投劳与加重农民负担之间的界限。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四是不断创新体制,加快农村基础设施产权制度改革。继续深化农业投融资体制改革,逐步形成多元化的农村基础设施融资渠道,吸引更多的银行资金、企业资金和其他社会资金投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编辑:王彩霞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solidwast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固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