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4-03-11 14:40
来源:气象局网站
作者:余亚庆
内蒙古地处祖国北部边疆,横跨东北、华北和西北,素有“祖国北大门”之称,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屏障,生态保护和建设的意义十分重大。
监测评估为生态建设导航
生态监测与评估服务是建设生态安全屏障的一项重要内容。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局重点开展了针对生态敏感区、脆弱区及重点项目建设区的动态监测与评估业务,分别于2005年、2006年完成了《浑善达克沙地监测评估报告》和《呼伦湖水域生态环境监测分析报告》,记录了浑善达克沙地移动情况,呼伦湖的生态环境监测结果,以及后期连续的监测、评估,评估结果为生态建设提供决策支持。
未来,气象部门将进一步完善生态环境监测、评价业务服务体系,重点开展生态敏感区、脆弱区及重点项目建设区的动态监测分析和评估,全力以赴为生态安全屏障建设护航。
目前,内蒙古已经建成全国最大的省级生态气象监测网,自治区气象部门共有118个气象监测站开展生态监测工作,监测要素达46种,发布服务产品67种。自治区气象局将进一步完善全国最大的生态气象监测网,提升对森林、草原、水体等生态系统的监测评估服务能力,强化气候变化对生态环境影响的监测评估服务。
“呼风唤雨”为生态文明筑建“堡垒”
内蒙古自治区拥有辽阔的草原和丰富的森林资源,草原和森林总面积均居全国之首。作为自治区森林草原防火指挥部的成员单位之一,气象部门是镇守森林草原火灾前沿的一支重要力量。
卫星遥感技术能力的提升对极端天气事件和气候变化的监测评估服务能力将大有益处,加强森林草原防扑火等系统的推广应用,可有效防止火灾的发生和减少灾害损失。为做好森林草原防扑火和环境保护等工作,自治区气象局不断推进环境气象观测站网建设,全区各级气象部门建设符合当地实际的观测、预报、预警、评估为一体的集约化环境气象业务,提升环境气象预报预警精细化水平和准确率,形成环境气象服务体系。
人工影响天气在抗旱、防雹、森林草原防扑火等防灾减灾和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截至目前,内蒙古气象部门已形成由8架增雨飞机、253部地面火箭作业装置和713门防雹高炮组成的规模较大的人影作业体系。全区年均飞机增雨作业130架次,飞行作业356小时,地面火箭增雨作业1145车次。
在此基础上,内蒙古气象部门将重点抓好人工影响天气的探测、播撒、作业指标等实用技术研究,建立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指标体系,加强空中云水资源监测评估。同时,还将重点建设国家人工影响天气试验示范基地,并实施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和呼伦贝尔-锡林郭勒草原生态保护区水源涵养地建设工程,全面提升全区人工影响天气的科技水平和服务。
保护生态打好攻坚战
沙尘暴和干旱是内蒙古地区的两个主要的自然灾害,春冬季的沙尘暴持续时间长、范围广的干旱天气使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的损伤,沙漠化面积扩大。持续干旱致使水蒸发量加剧,土地加速沙化。对生态修复、沙漠沙地和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等工程和重点区域的动态变化监测,将对沙地生态系统的修复和完善起到重大推动作用。
阿拉善盟额济纳旗气象局王志刚说,“现在的生态环境与过去相比有了很大的改善,风沙变小了,次数也减少了。如今地表的植被覆盖度也在不断增加,很好的抑制了沙尘天气,生态恶化的局面一定程度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研究表明,当植被覆盖率下降时,地表裸露部分增加,植被对表层土壤的保护能力降低,植被覆盖度越差,表层土壤为强风提供沙尘的可能性就越高,植被覆盖状况的好坏,与沙尘暴发生的频次密切相关。
“草更绿,水更清,天更蓝,美丽的草原,我的家,保护美丽家园”是生活在草原儿女公共的心愿。
编辑:曲宏斌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