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栏 > 正文

徐海云:中国垃圾焚烧发电的发展历程

时间: 2024-10-28 10:18

来源: 中国固废网

作者: 徐海云

1995年,在江苏徐州,一家企业为解决垃圾热值低的问题,采用了稻草秸秆上铺设垃圾焚烧技术工艺,这也许就是最早的秸秆与村垃圾协同焚烧。该企业还将此技术命名为内核烧结法,并成功申请了专利。为了推广这一新工艺技术路线,他们还在北京举办了一场国际会议。以徐州这一创新实践为起点,相关的参与者后来陆续创立了多家公司,进一步推动了该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徐海云倾向于将这个技术描述为固定床式垃圾焚烧的一种原始形态,其外形类似蜂窝煤炉,用钢板作为围护炉体,垃圾与秸秆分层放置,底部放置的秸秆作为引燃物,从而构成了一个简易的立式焚烧炉。这一基本设计理念在徐州得到了首次实践,并随后传播至山西太原,那里的医疗垃圾焚烧炉正是基于这一理念建造。

后来,这一垃圾焚烧技术,也被众多环保公司采用,在江苏、海南、浙江、山东等地落地不少项目,基本都在50-100吨的规模。但随着产业发展,行业日益规范,这条技术路线至今已经被完全淘汰了。

各种技术试验之后,最后剩下的主要就是流化床和炉排炉。其他的技术,因为过于小众,最终都没能够继续走下去。任何事情发展都需要不断积累经验和深化认识,特别是需要积累许多失败的经验教训,才能逐步完善。

群雄竞起实现炉排炉国产化替代

微信截图_20241028101442.png

2003-2012年,为完善发展阶段。

在这个时期,随着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建设项目的增加,民众对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的环境影响更加关注,相关政策要求也在不断完善。

如《关于加强生物质发电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工作的通知》环发〔2006〕82号中规定,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不得建在城市规划区以及居民区主导方向的上风向。

这一规定在实际操作中造成很多矛盾。要求“不得建在城市规划区”,又要求符合相关规划;风向一年四季会变化,依靠风向来解决污染问题也不符合现代环保要求,因此,两年后,环境保护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能源局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生物质发电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工作的通知》环发〔2008〕82号,其中就删除了上述要求。

此外,按照原建设部、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科技部发布的《关于印发〈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的通知》(建城〔2000〕120号)的要求,垃圾焚烧发电适用于进炉垃圾平均低位热值高于5000千焦/千克、卫生填埋场地缺乏和经济发达的地区。

但当时并不是每个城市的垃圾热值都能达到5000千焦/千克,可随着城市发展,垃圾围城的问题却越来越严重,有关部门也认识到垃圾热值低的问题,所以开始鼓励原煤掺烧。

2006年国家发改委发布《国家鼓励的资源综合利用认定管理办法》(发改环资[2006]1864号),允许原煤掺烧量应不超过入炉燃料的20%(重量比),但在实际执行中一些企业基于利益驱动,原煤掺烧的比重往往超过了20%,实际上这个政策极大地促进了流化床焚烧发电的发展。

同时,为加快推进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建设,国家还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BOT得到规范和鼓励,垃圾焚烧发电企业享受并网、上网电价优惠,并且电网企业应当全额收购垃圾焚烧项目的上网电量。

这个时期,大量企业开始进入垃圾焚烧发电行业,这些企业或是对国外技术进行引进、消化与吸收,或是邀请国内外技术人员研发、仿制,来完成自己的炉排炉国产化工作。

比如,浙江伟明环保的技术源自深圳清水河的马丁炉,他们邀请了深圳清水河项目的总工卢巨流,对三菱马丁炉做出了一系列改进,最终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独特技术,并借此实现了自己在垃圾焚烧市场的第一单,此后不断发展壮大。

在炉排炉技术国产化的浪潮中,众多企业如同群雄逐鹿,竞相投入研发与制造,力图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绿色动力一开始采用的焚烧技术,效果也不理想,后来也是请的清水河项目的卢巨流,帮助企业进行的自主研发。三峰环境与卡万塔有正式的合作协议,允许三峰环境慢慢进行自主转化;康恒与日本的日立造船合作;光大环境、深能环保则是购买的西格斯的技术;杭州新世纪和日本三菱有合作;广环投和丹麦的伟伦集团合作;中国天楹与比利时的一家企业合作......

这些企业凭借自身的技术实力和市场洞察力,不断突破技术瓶颈,优化产品设计,提升产品质量,逐渐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炉排炉国产化解决方案。

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市场的逐步扩大,这些企业开始在国内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并逐步实现了对进口炉排炉的替代。这一过程中,不仅提升了国内炉排炉行业的整体技术水平,还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提高了市场竞争力。同时,也为国家节省了大量的外汇支出,推动了垃圾焚烧发电装备国产化、成套化、健康发展。

九峰项目是邻避拐点 行业进入高速发展期

微信截图_20241028101723.png

编辑: 李丹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solidwast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固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