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栏 > 正文

王凯军:模式为王的时代 如何打通污泥全产业链

时间: 2015-08-05 13:39

来源: 中国水网

作者: 王凯军

2. 以污泥好氧发酵为主的技术路线

好氧发酵——土地利用技术中,工业污泥与生活污泥混合造成重金属偏高,土地利用的安全性问题;占地面积大;工程标准化程度低;臭气污染问题严重;技术设备的智能化水平不高;需要大量辅料;产品的安全性及缺乏销路……

3. 以热处理为主的两条技术路线

污泥焚烧技术重金属、二噁英污染严重;缺乏污泥焚烧污染排放标准;限制一次能源——煤作为辅助燃料;会产生飞灰等危险废物,飞灰及残渣仍需进一步处理处置;混烧、掺烧成为淘汰企业转型的保护伞……

4. 以高干脱水-建材利用为主的技术路线

污泥高干脱水技术因投加大量化学药剂,导致减容不减量;且药剂对后续污泥焚烧、土地利用、建材利用等产物影响;是临时性、应急污泥处理处置技术路线……

我个人的观点是目前采用的高干脱水工艺,投加大量药剂未达到减量效果,且未与后续处置相结合,将阻碍污泥处理技术发展,导致劣币驱除良币的现象。

有关污泥处置处理的众多声音导致外界有部分人认为我们没有合适的技术路线,没办法选择。我的观点是技术路线其实是非常明确的,这四种技术路线都是国内外证明可行的技术路线,但是目前不可能做到十全十美,但是如果能做到因地制宜,结合企业自身情况和外界环境,这四种技术路线都是目前可行的。而且业界也在不断进行创新,比如,这次鉴定的桑德的技术将“电渗透”与“板框压滤”进行耦合,投资和节能效果明显,这种技术组合就具有创新性。另外还不需要加药系统,减少了占地,也为污泥后续处理处置和利用提供了泥质保障。

希望产业界能够打通产业链

 作为企业,不管政府和舆论如何,应该反思自己的问题。

 具体到高干脱水来看。实际上和一个技术标准标准相关,当时填埋场的技术标准是含水率50%,所以高干脱水开始孕育。后来,环保部又发了通知,运出厂的含水率低于60%,跟随着生态城市的评比热潮,高干脱水技术开始蜂拥而上。我不反对高干脱水技术,如果高干脱水的市场来了,作为公司就要赶快调整自己的战略。但是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我们要看脱水之后的出路——制砖、路基、填埋、水泥、农用,而且用户对象也不一样,非常复杂。在高干脱水技术和设备打开之后,想成为一条技术路线,必然要考虑后续的产业链,进行认真的分析。这是目前大部分公司所欠缺的。

同样,污泥堆肥也一样。我们国家现在基本上已经解决了污泥堆肥的问题,已经基本实现了工程大型化、设备国产化、控制智能化和污泥高效稳定化的技术水平;已经基本完成了污泥好氧堆肥工艺的开发,同时,人们关注臭气污染等环境影响在技术上也得到解决。在政策方面,国家技术政策对污泥土地利用也是利好的。

但是,每公顷土地污泥堆肥产品的全成本还是很高的,至少购置成本是高过化肥的。所以,不考虑、不打通全产业链,单纯的生产污泥有机肥是没有出路的。

现代管理学之父德鲁克说:创新的思维和行动需要程序的需求,也就是产业链的需求。以堆肥为例,要考虑全产业链,包括储存、中转、物流和销售。降低有机肥投入成本,保持养分优势,生产有机-无机高效复合肥,既缩减肥料体积,减轻运输和施用的负担,又兼顾缓释和速效特点,是打通产业链的关键所在。实现肥效、运输、施用总成本最小化才可能实现真正意义的土地利用。

打通产业链的过程实际是我们自己运作产业链的过程。环保行业的发展是要借力其他行业,带动其他行业。如何在互联网+时代,打通污泥处置处理的全产业链,我们类比一个案例:

编辑: 李丹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solidwast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固废网 版权所有